景點篇

芝加哥是一個充滿活力,也擁有海灘、公園及藝術品的城市。就讀UIC或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可以沿著密歇根大道漫步還是沿著乘船遊覽芝加哥河,享受一個下午。 從博物館至音樂、舞蹈及藝術,芝加哥提供各式各樣文化體驗。 也因為芝加哥擁有600多個公園,也自詡為”花園之城(City in the Garden)”。

畢卡索雕像

芝加哥市內保存著早期傳統式的歐洲古典建築,又有相當壯觀的現代摩天大樓,加上各種新奇形狀的裝置藝術為色彩多變的街頭雕塑的點綴,使整個芝加哥市成為建築藝術博物館。在市中心的戴利廣場,有一座藝術大師畢卡索所打造的造型奇特的金屬雕塑矗立在戴利中心前,因未命名,則當地人則直接稱之為「畢卡索」。雕塑高15公尺,重達162噸,於1967年8月15日落成。曾有數千人在此見證這座芝加哥市中心最早的大型戶外公共藝術品揭幕。 據畢卡索的孫子2004年接受《芝加哥太陽報》採訪時稱,雕塑是因一位名叫琳蒂婭.考比(Lydia Corbett)的法國女孩而得到靈感的。雕塑的曲線表現出對稱、流暢、柔和感,使人對於此雕塑有女性化的感覺。因其上有緊鄰的雙眼和外露的鼻孔,有些人也認為雕塑表現的是一隻狒狒。而畢卡索當年製作此雕塑模型時,也確實稱它為「狒狒頭」。其他人認為雕塑的線條和角度都充滿強烈的畢卡索立體派風格,是一種抽象的表達。也因為這座雕塑是如此妙不可言,它擁有著畢卡索慣有的幽默,任由你自由想像並為它命名。
圖片來源: https://www.sohu.com/a/163247452_684958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博物館園區 (Museum Campus),有著占地廣大的園區,一邊連接格蘭特公園 (Grant Park),一邊和美麗的密西根湖相依偎。

館內收藏了大量的恐龍骨架,有副櫛龍、劍龍、懼龍、惡龍、鷲龍、掠食龍的骨架。

其中,「暴龍.蘇」的骨骼為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最有名的收藏品。博物館內光鳥類標本就有近千種,也包括已絕種的鳥類。大型哺乳動物(鯨魚除外)的標本也相當多。

在館內,也有透過大量的多媒體影音互動,來詮釋生命的演化,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圖片來源:https://www.fieldmuseum.org/

芝加哥美術館

芝加哥美術館是美國三大美術館之一。修建於1891年。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在正門入口處矗立著兩頭獅子雕像。該館規模巨大,分10個展館,共收藏展品30萬件以上。

芝加哥美術館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收藏豐富的印象派作品,是除了巴黎羅浮宮之外,在全世界蒐集最多印象派畫家作品的博物館 。

圖片來源:https://urbanmatter.com/chicago/museum-free-days/

千禧公園的人臉噴泉及大豆子

坐落於格蘭特公園內的千禧公園是芝加哥著名且具城市特色的公園。千禧公園原先只是一片停車場,改建好後深受大家喜愛,便有了芝加哥前院之稱。公園共有四大經典區域,在公園內最具特色的則是皇冠噴泉,俗稱人臉噴泉,在噴泉兩側豎立兩座布滿液晶螢幕的牆面,上面有著會不時變換表情的人臉,這些人臉是取自芝加哥市民的真人臉像,也會配合表情吐出水柱,十分逗趣,也非常生動且奇特。

圖片來源:https://www.funtime.com.tw/blog/wp-content/uploads/2017/02/30-700x465.jpg

「雲門」(Cloud Gate)是這顆大豆子的原名,現在大多數人都叫他「The Bean」。大豆子的位置是在芝加哥千禧公園西北角的AT&T廣場上,這件作品也是英國的Anish Kapoor在美國的第一件戶外公共藝術作品。 此作品是用不銹鋼打造,表面採鏡面的處理,將芝加哥獨特的天際線和藍天白雲表現的一覽無遺。遊客們不管從那個角度來觀看這件作品都可以看到三分之二的天空,代表著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不僅如此,作者把天上的雲移到了地面,讓人覺得雲朵就在伸手可得的地方。而大豆子的下方向上凹成一個拱門的形狀,讓遊客走進大豆子裡,並且看到鏡中自己的影像和四周的建築融合為一,讓人體驗到和土地的親密感。

文章來源:發條與恐龍的生活
文章來源: 清清的世界旅遊圖鑑
隨意窩水來小棧
跟著FunTime趣旅行